國博展出260余件(套)精品古代銅鏡 完整串聯(lián)銅鏡發(fā)展脈絡(luò)

2020年11月25日09:06  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
 
原標(biāo)題:國博展出260余件(套)精品古代銅鏡 完整串聯(lián)銅鏡發(fā)展脈絡(luò)

“鏡里千秋——中國古代銅鏡文化”展24日起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,260余件(套)展品是從國博館藏中精選而出,完整地串聯(lián)起中國古代銅鏡的發(fā)展脈絡(luò)。這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一次以館藏文物舉辦的這一主題展覽。

展覽分為“鑒于止水”“清質(zhì)昭明”“湅治銅華”“清光宜遠(yuǎn)”“玉臺影見”“刻鏤文章”“瑩質(zhì)良工”七個單元,從銅鏡的歷史、制作與流通、功用、中外交流等各方面系統(tǒng)展示了銅鏡的歷史價值、審美價值、科技價值和文化價值。

銅鏡制作包括合金熔煉、鏡范鑄造、鏡面處理等流程。從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到西周晚期,銅鏡的銅、錫、鉛含量多不穩(wěn)定,且含錫量呈升高趨勢;從戰(zhàn)國至唐五代,銅鏡基本上是含鉛的高錫青銅;宋至明清時期,銅鏡含錫量明顯降低,含鉛、鋅和銅的比例明顯升高。銅鏡使用背范和面范扣合進行澆鑄,其中泥質(zhì)范通常只能使用一次,陶范和石范可多次使用,鑄造完成后再對鏡面進行加工。為追求形制的新奇,工匠們在不同時期創(chuàng)造出使用特殊技術(shù)和材料的透雕鏡、彩繪鏡、螺鈿鏡、平脫鏡等特種工藝鏡,提高了銅鏡的觀賞價值和受歡迎程度。

同時,銅鏡是古人梳妝中不可缺少的用具。它常梳、盒、奩、釵等與之配套使用,共同供人們完成梳洗的日常活動。銅鏡在營造女性活動空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早期墓葬中,鏡具的隨葬可能有某種宗教含義;漢唐時期,有將墓主人生前所用銅鏡及其他日用品隨葬的情況。五代宋元時期,墓葬中將銅鏡懸掛或鑲嵌于墓中以辟邪的習(xí)俗興起。銅鏡銘文有一部分為吉祥語,表達了人們渴望生活富足、延年益壽和加官進爵等美好愿望。

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,大量的漢朝物產(chǎn)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亞、西亞等地區(qū),包括銅鏡這類日用品。三國兩晉時期,伴隨著佛教文化的傳入,佛像開始與神仙圖像共同出現(xiàn)在銅鏡裝飾中,反映了當(dāng)時中國早期佛教依附于神仙道術(shù)傳播的史實。以吳國工匠為代表的中國工匠東渡日本后,將當(dāng)時流行的畫像鏡與神獸鏡結(jié)合,制作出具有神獸鏡主要特征的“仿制鏡”。唐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包容并蓄的開放時代。一方面,外來文化匯入到中華文明中并使其更加勃興,瑞獸葡萄紋銅鏡就是吸收異域文化元素的典型物證。另一方面,各國派來的遣唐使、商人等將唐代的文明成果帶回各地并落地生長,精美的銅鏡成為當(dāng)?shù)刂匾氖詹,豐富了世界文化面貌。

此次展覽助理趙玉亮介紹,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銅鏡藏品數(shù)量大、品種全、鑄造精良、時代特征鮮明。自1958年沈從文先生出版《唐宋銅鏡》以來,對古代銅鏡的整理研究工作堅持不懈,形成了深厚的學(xué)術(shù)積累。本次展覽從數(shù)以千計館藏銅鏡及相關(guān)文物中精選出260余件(套)展品,完整地串聯(lián)起中國古代銅鏡的發(fā)展脈絡(luò)。(記者 應(yīng)妮)

(責(zé)編:王旭、王艷)
万载县| 温泉县| 永顺县| 林甸县| 广水市| 穆棱市| 平阳县| 东乡县| 禹城市| 广汉市| 来宾市| 沂源县| 永仁县| 阳新县| 高青县| 千阳县| 梅州市| 佛坪县| 沁水县| 上林县| 瓮安县| 隆德县| 兰坪| 独山县| 彩票| 璧山县| 新乡市| 改则县| 黑龙江省| 南川市| 军事| 大连市| 商河县| 临沭县| 乌鲁木齐市| 临潭县| 昆明市| 林芝县| 榆林市| 静宁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