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咱要讓青山常在、永續(xù)利用”(點贊新時代)
一夜大雪,林海銀裝,萬枝素裹。
早上7點,氣溫在零下15攝氏度左右,兩雙棉襪、兩層棉襖上身,三雙手套入兜,伴著“咯吱咯吱”的踩雪聲,王紅梅出門上山了,“一雙手套不夠,凍硬了還得換呢!
過膝的積雪將山路掩蓋,一名年輕同事在前探路,王紅梅和其他人踩著腳印前行。
“爬坡時要手腳并用,拽著樹”“林子里枝丫很多,小心絆倒”……四五公里的山路上,王紅梅一邊走,一邊不住叮囑。到達(dá)作業(yè)點,王紅梅和同事們已是氣喘吁吁,睫毛上結(jié)了薄薄一層白霜。
“伐小留大、伐劣留優(yōu)、伐密留疏……”王紅梅拿著卡尺、尺桿,半蹲在樹旁連比帶畫,這是“現(xiàn)場培訓(xùn)”。隨后,七八人分頭散開,油鋸聲此起彼伏,王紅梅不時進行指導(dǎo)。
晌午時分,轟鳴的油鋸?fù)P聛怼_@批木材的檢尺工作結(jié)束后,便是午飯時間。王紅梅和同事們尋著背風(fēng)的草地坐下,圍巾和帽子結(jié)滿冰霜,摘下的手套“筆直站立”,打開保溫飯盒,麻花、煮蛋早沒了熱氣,她卻吃得很香。
56歲的王紅梅,是黑龍江雞西綠海林業(yè)有限公司正陽林場的技術(shù)顧問。上世紀(jì)80年代初,16歲的她便跟著林場職工上山作業(yè),伐木取材、植樹造林,在蔥蘢山間度過40年。
工人、班長、組長、隊長……一步一個腳印,1995年,王紅梅走上技術(shù)員的崗位。“技術(shù)員是造林工作的骨干和支柱,要做就要做到最好!睂χ珗隽窒鄨D研究了幾夜,王紅梅把1700多公頃的林地分布記進心里,“澇洼地、矸石山、沙荒地,這些無林地塊就像森林中的‘皮癬’,一定要消滅!”
王紅梅定下每日計劃,對各個無林地塊逐一踏查,“每個溝岔都要走遍,土塊要抓在手里揉搓!
一鍬一鎬間,套栽營養(yǎng)杯、立體式種植等造林模式愈發(fā)完善,不少無林地的造林成活率從原來不足一成,提升到九成以上。
喜人的數(shù)字背后,也有艱辛的造林故事。
“在29林班和8林班的澇洼地,我們前后花了4年時間才找到原因、種活樹苗!蓖跫t梅說,“剛開始,春天滿懷希望種下排排樹苗,5、6月長勢不錯,但雨季一過,就一株接一株發(fā)黃枯萎!毕群笤韵碌穆淙~松、樟子松、云杉、水曲柳4類苗木,無一成活。
“別逞強了,放棄這幾塊地,工資也不會少。”有人勸王紅梅。
“再支持我一把!不然我這輩子都會惦記著!蓖跫t梅找到公司領(lǐng)導(dǎo),日積月累的觀察讓她有了新的判斷,“積水難排,我想嘗試新的整地方式,用機械翻土,筑成壟狀長帶,不再穴狀整地!
那年春天的王紅梅分外忙碌:在市場挨家打聽,確定合適的鉤機長度;在地頭跑前跑后,拉線定點、刨壟開溝……“雨季我還是兩三天一去,每次綠色一點沒少!”功夫不負(fù)有心人,原來光禿禿的澇洼地上苗木成林,成活率高達(dá)95%。
王紅梅創(chuàng)新使用的“小高臺機械式整地技術(shù)”,不僅破解了土壤板結(jié)問題,增加了土壤、苗木間的親和力,也讓高低土地間蓄排相宜。這項技術(shù)很快在全公司推廣。
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正陽林場的有林地面積由1995年的1394公頃增加到2021年的1606公頃,森林覆蓋率達(dá)91%。
2021年3月,王紅梅退休。女兒囑咐她好好休養(yǎng),可王紅梅坐在家里總惦記著林場,“老想打電話叮囑幾句,提醒幾句!
公司同樣期盼著她能繼續(xù)“傳幫帶”!傲謭鰶Q定返聘王紅梅為技術(shù)顧問。”正陽林場負(fù)責(zé)人趙延平說。那通返聘電話里,兩邊都很激動,樂個不停,謝個不停。
如今,王紅梅依舊與作業(yè)人員一起奮戰(zhàn)在一線,“只要大山需要,林場需要,就要繼續(xù)干下去!咱要讓青山常在、永續(xù)利用!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